棕溪镇十分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,自从今年实施“雏雁助飞”导师帮带制度以来,17名学员与导师成功结对,学员们虚心请教,导师倾囊相授,年轻干部迅速成为工作中的“多面手”,急难险重任务中的“生力军”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棕溪镇党委书记在育人工作中常常说道。“要让年轻干部、后备干部在科级领导等导师的帮带下,在乡村振兴、抢险救灾、社会维稳工作的一线中学、践、练,在急难险重任务中‘淬火成金’,快速成长,培养年轻干部不做‘巨婴’做‘雄鹰’” 。
“信念餐”为干部铸魂
“参观了王院村村史馆,聆听了全国党代表、人大代表陈分新的授课,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30年如一日心系群众的作风使我深受启发,让我立足岗位振兴乡村的劲头更足”。年轻干部邓茂恒在王院村集中学习、参观时感慨地说道。棕溪镇为了增强镇村后备干部、年轻干部扎根基层、服务“一线”的奉献意识。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、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、安康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集体讨论学习和“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年”“干部党性教育基地”培训学习等活动,通过“理想信念讨论”等多种方式,请年轻后备干部吃“信念餐”,打好“预防针”、定期“晒太阳”,让年轻、后备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、思想觉悟更加提高,工作作风更加过硬。
“理论餐”为干部富脑
“我是今年新任职的科级干部,导师为了让我尽快从以前的业务型干部向复合型领导干部转变,赠送了《干部实用知识读本》丛书30余本,内容涵盖政治、哲学、农村实用技术等,通过认真学习,丰富的理论‘套餐’让我们理论水平不断提升,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加强”。新任职镇党委班子成员向超高兴地说道。 学习富脑是棕溪镇导师帮带制度的重要举措,帮带导师通过发放书籍,组织年轻干部集中领学、个人自学不断拓宽视野,提升理论水平,用知识武装头脑,用理论指导实践,年轻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提升。
“实践餐”为干部强身
“今年9月,我通过招录到镇综治办上班,跟着刘主任进村入户讲政策、说道理、调纠纷就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,让我学到课本中掌握不了的知识,从实践中掌握了工作方法,提升了基层工作能力,实现了从‘旁观者’到‘参与者’再到‘主导者’的转变”。镇综治办干部马驰骋分享着自己的收获,像这样在一线成长的年轻干部还有很多。实践赋能是棕溪镇导师帮带制度的核心内容,将年轻干部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,将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,通过与群众“零距离”交流沟通,在“一线”读懂群众心声,掌握群众需求,守护一方安宁,带领群众在实现“五个振兴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- 上一篇:石门镇:“这样的宣讲我们愿意听、听得懂、听得进……”[ 12-27 ]
- 下一篇:甘溪镇:“三学”模式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[ 12-28 ]